为了迷惑敌人,粟裕命令第二、第三两个纵队在临沂及其以南地区采取宽大正面防御,构筑三道阵地,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,造成我主力就在临沂一带的假象,并节节阻击,与敌纠缠。同时,他还亲自布置兖州附近的地方武装,积极进逼兖州,并在运河上架设桥梁,声言要与刘邓中原部队会合,造成我军主力西渡运河的模样。
粟裕精心布置的这个迷魂阵,骗住了国民党的军政要员。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彭学沛在南京声称:“攻占临沂为国军在鲁南决战的空前大胜。”陈诚在徐州更是大吹大擂:“陈毅残部迭经重创,已无力与国军决战,企图偷渡运河,欲与刘邓部会合,国军正在追剿中,山东之大局指日可待。”
点击查看更多图片
既然陈诚对粟裕的“声南”信以为真,那他对粟裕的“击北”就不加怀疑了;他已经认定“共军”要偷渡运河,那十几万人的大部队向北运动当然只能是 “溃退”了。在这种判断之下,战事未开实际胜负已定。当时坐镇山东济南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“绥靖”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嗅出了些味道,当他发现我军自费县向西北方向运动,立即调整部署,急令北线部队全线收缩。
为了彻底迷惑敌人,粟裕命令先头部队不要攻击正在后缩的敌军部队。这一招果然生效。陈诚不能容忍王耀武对自己命令的蔑视,严令后缩的北线部队重新向莱芜、新泰攻击,已经逃出我军包围圈的敌人又重新钻进专门为他们设置的口袋。由于陈诚中了计,敌军只好听命于粟裕的“指挥”和“调动”了。后来,我军取得莱芜大捷,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。
欲进故退
诱敌深入,寻机歼敌,是我军的传统战法。粟裕在战场上可以说把“诱”字诀做活了。他的诱敌,通常采用诈败的手段。因为敌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,骄傲和贪功的心理,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上粟裕的当。
在浙西反顽的第三次战役,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- ·当之无愧的国共将领:粟裕55年丢帅之谜(2012-07-05)
- ·毛泽东犯战略失误之后最英明的地方就是用了粟裕(2012-07-05)
- ·粟裕敢于斗胆直陈 理应记上淮海战役第一功(2012-07-05)
- ·粟裕的战争回忆录 披露你所不熟悉的粟裕秘闻(2012-07-05)